子宫肌瘤是一种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它主要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期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根据尸检资料,35岁以上妇女约40%以上有子宫肌瘤,但多数患者因肌瘤小,无症状而未能发现。由子宫平滑肌、结缔组织、腺体组成的实质性良性肿瘤。可发生在子宫肌间、黏膜下或浆膜下,大小不等,单发或多发。根据肿瘤的大小、生长部位不同,临床常伴有月经过多,痛经,带下,腹部包块,不孕,贫血等症状。子宫出血是肌层内肌瘤和黏膜下肌瘤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量过多及经期延长,这是由于出血面积增大或妨碍子宫收缩引起。长期出血常导致贫血。腹部包块是子宫肌瘤的另一主要表现,尤其见于浆膜下肌瘤。常于身体普查或患者无意中摸到。目前对子宫肌瘤的病因了解仍然是比较肤浅的,局部激素的失调也许是部分病因,但是了解不深入。
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子宫肌瘤是一个激素依赖性的疾病。
通常情况下,如果绝经,子宫肌瘤会随着激素水平的下降而萎缩。
子宫肌瘤分类:
(1)按肿瘤所在部位分为:宫体肌瘤、宫颈肌瘤。
(2)按肿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可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
子宫肌瘤可生长于子宫的任何部位,肌瘤全部位于子宫肌层时,称为肌壁间肌瘤;肌瘤突出于子宫表面,肌瘤表面仅一层浆膜覆盖时,称为浆膜下肌瘤;肌瘤向宫腔突出,表面由子宫内膜覆盖,称黏膜下肌瘤。
子宫肌瘤易发人群
与十几年前相比,子宫肌瘤越来越青睐三四十岁的中年女性,特别是未育、性生活失调和性情抑郁这三类女性。妇科专家介绍,子宫肌瘤的具体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但研究表明,激素分泌过于旺盛是导致子宫肌瘤的最普遍原因,而女性的这三种行为模式,是造成内分泌紊乱,导致激素分泌过剩的罪魁祸首。
第1类:未育女性提前进入更年期
女性一生原始卵泡数目有限,排卵的年限约有30年。妊娠期和哺乳期,由于激素作用,卵巢暂停排卵,直至哺乳期的第4~6个月才恢复,卵巢由此推迟了一定数量的排卵,有生育史的女性要较晚进入更年期。而未育女性得不到孕激素及时有效保护,易发生激素依赖性疾病,子宫肌瘤就是其中之一。权威研究表明,女性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孕育过程,能够增加10年的免疫力,而这10年的免疫力,主要针对的是妇科肿瘤。
第2类:性生活失调影响子宫健康
夫妻间正常的性生活刺激,可促进神经内分泌正常进行,使人体激素正常良好地分泌,而长期性生活失调,容易引起激素水平分泌紊乱,导致盆腔慢性充血,诱发子宫肌瘤。
第3类:抑郁女性多发子宫肌瘤
中年女性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精神压力,易产生抑郁情绪。而伴随着绝经期的到来,女性开始出现“雌激素控制期”。在这个时期中,女性自身的抑郁情绪很容易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且作用加强,有时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这同样是子宫肌瘤产生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