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冬病、缘何夏治?
哪些人适合三伏贴?
哪些人不适合三伏贴?
贴完三伏贴需要注意什么?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随
医院康复医学科
主治中医师-林群芳
来聊聊冬病夏治三伏贴知识
现在正处三伏之时
“冬病夏治”一年比一年火爆
在许多人认可“冬病夏治”的同时
也有不少人满腹狐疑
针对这些疑问
今天,我们就聊聊冬病夏治之三伏贴
一、何谓冬病、缘何夏治?
何谓冬病?
冬病,顾名思义,主要指那些在冬季容易发作和加重的疾病,易发人群多为阳虚体质,常有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普遍症状。
简而言之,所有阳气不足、肺脾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皆可谓之为“冬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冻疮、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肌肉关节冷痛、痛经、体虚反复感冒、亚健康状态等。
冬病有几大特点:
1.患者为平素阳虚体质的人。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冰凉、自汗。
2.疾病症状遇寒加重。如80%的哮喘患者都属于阳虚体质,入冬以后,咳嗽、喘憋的程度都明显增加。
3.病程长,多为难治之症,病程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且易反复发作,每因正气虚时复发。
缘何夏治?
夏治,这些虚寒性“冬病”多半是由于体内阴盛阳衰,抵抗力差,外邪容易侵入而发病。
而根据《内经》“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理论,冬为阴,夏为阳,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之达到顶峰,此时为恢复人体阳气最佳时机。
若以阳克阴,驱散患者体内的阴寒之气,就可以将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使阳气充实、正气旺盛、抵抗力增强,到冬天就少发病或病情减轻,甚至不发病。
此之谓“夏治”,这就是中医“治未病”预防思想的具体运用。中医认为,充分利用缓解期对虚寒性“冬病”进行预防性“夏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病夏治”常用的方法包括穴位敷贴(三伏贴)、温针灸、火罐、艾灸督脉灸、中药熏洗和中药内服等,目前运用最广泛就是三伏贴了。
二、何为三伏贴?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它是在三伏天对穴位进行药物敷贴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中国古代的天灸疗法。
为什么中医讲究在三伏: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敷贴?
从时间治疗学上看,中医认为庚日属金,以五行而论,与肺相配,肺外合皮毛,为驱散内伏寒邪的最好节气日期。
在夏季“三伏天”,阳气最旺和体内寒凝之气易解之时,进行药物敷贴,药物经穴位由表入里,循经络内达脏腑,“药穴同疗”,以激发人体的正气,扶益阳气,祛除寒邪,使失去平衡的阴阳达到稳态,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伏贴的药物选择也有要求,通常以辛温通经、走窜活络、逐痰平喘类,气味俱厚类,刺激发泡类等药物为主组方,研末调膏备用。
三伏贴敷疗法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推广的适宜技术。因药物不经胃肠道代谢,故能保护脏腑,且使用方便、副作用小,避免了打针吃药之苦,深受患者欢迎。
三、三伏贴的现代医学研究有哪些发现?
三伏贴是一种将经络腧穴作用和药物的作用结合的一种“药穴同疗”外治法。中医认为,经络腧穴与五脏六腑在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也相互影响,故三伏贴可以通过刺激机体相应穴位来治疗相关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三伏贴疗法能产生下列作用:
①药物敷贴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
②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③还可能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性,血清中的IgG、IgA含量得到提高,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机体过敏状态。
④古老的穴位敷贴外治法,与现代医学经皮给药理论不谋而合。药物贴敷于皮肤,不经过肝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而直接作用于人体,能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从而使药物作用时间长而稳定。
⑤同时由于穴位刺激能通过经络感传影响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它们之间可能产生相互激发和协调作用,导致生理上的放大效应,使药物的外治效果优于内服效果。
四、哪些人适合贴三伏贴?
三伏贴也有适应范围,主要是冬天或遇寒易发作的慢性疾病、亚健康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医辩证属虚寒证者。
1.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虚容易感冒。
2.小儿反复感冒、厌食、泄泻、消瘦、遗尿。
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
4.妇产科疾病:宫寒不孕、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产后头痛、身痛等。
5.寒湿痹阻引起的各种疼痛:颈、肩、腰腿痛及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
6.亚健康人群:失眠、阳痿、尿频、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功能低下者等。
7.中风后遗症
总的来说,只要病机属于虚寒证的疾病,就可以进行“冬病夏治”三伏贴。从临床治疗效果来看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有助于心肺功能康复,临床上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我们还观察到,很多免疫力低下、冬天容易感冒俗称“易感儿”的孩子们,自从贴了“三伏贴”以后,冬天感冒的次数少了、症状轻了、病程短了、吃点药就容易控制,这些说明三伏贴确实能够增强免疫功能,改善人体体质。
五、三伏贴贴敷时间及贴敷疗程如何规定?
贴敷时间:一般成人每次4-8小时,儿童每次2-4小时。根据个体差异,贴敷时间也可以做适当调整,以其能够耐受为度。
贴敷疗程:一般以3年为一个疗程,病程长的患者当延长至5年一疗程。
六、哪些人不适合三伏贴?
根据年4月中国针灸协会制定并发布的《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九部分:穴位敷贴》及年中管局发布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穴位敷贴》,总结出三伏贴的禁忌范围如下:
1、肿瘤患者。
2、糖尿病患者。
3、肺炎、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
4、2岁以下儿童。
5、妊娠期妇女。
6、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7、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
8、中医辨证属湿热体质、阴虚内热者。
七、贴完三伏贴需要注意什么?
①需要好好护理,密切观察局部变化:贴药后皮肤有热感,或有轻度痒感,属正常反应,也是治疗起效的标志,不需特殊处理。如出现局部皮肤发红、发痒、疼痛、红肿、起泡,应立刻取下药贴。如果小水泡已破,可涂抹红霉素软膏或碘伏以防止感染,医院处理。皮肤过敏的人可能出现皮肤奇痒、灼痛难忍,这时应立即去掉药膏,涂抹“京万红”或“烫伤膏”,不要再用其他刺激性药物,以免进一步伤害皮肤。若出现发热、咽痛等全身症状,也应立即停止贴敷。
②小儿贴敷后要严格控制时间,家长要时时观察孩子皮肤有无红肿,还要注意观察孩子表情,看看孩子是否有不适,以便及时取下药贴,避免灼伤宝宝皮肤。每次贴敷时间,都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皮肤、及身体状况而定。
③贴敷当天禁食发物和生冷:当天需注意禁食“发物”,如牛羊肉、虾、蟹、海产品、韭菜、桂圆等,另外不宜吃冷食,如冰淇淋、冷饮等,以防损伤阳气影响疗效。同时应尽量避免吃刺激性食物。
④贴敷期间避免空调及受凉:贴敷期间要避免吹空调、风扇,即使用空调和风扇,空调不能太低,风量不能太大直吹,温度应调至27度左右,以免寒邪侵犯经络,影响三伏贴的疗效。
⑤贴敷后的皮肤养护:在取下三伏贴后,2小时内不要洗澡,可用温水冲洗局部,不要使用洗浴用品或止痒药物。
⑥贴药前后不要剧烈运动:贴敷当天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因出汗过多,导致药物脱离皮肤,或是引发皮肤过敏。
八、年三伏天具体时间
年三伏天从7月11日开始,8月19日结束,历时40天。
初伏:年7月11日-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年7月21日-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年8月10日-年8月19日,共10天。
医院康复科、主治中医师-林群芳
医院康复医学科、主治中医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理事委员,中国针灸学会会员,江西热敏灸学会会员。曾多次被派遣至省内外进修深造,擅长于运用醒脑开窍针法、火针、芒针及各类中医外治法。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面瘫、颈肩腰腿疼痛及各类内外科杂症(头痛、头晕、失眠、胃肠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过敏性鼻炎、甲状腺结节、带状疱疹等)。
需要预约三伏贴的朋友可以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