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郝老师年轻的时候,有一天门诊来了个病人,病人当时56岁,说着一口南方话,他说医生我这个病不太好治,医院治疗了三个月了,没有什么好转,我这个病呢每天到下午三点,身上一阵热,热完后就出一身大汗,汗要出到什么程度呢,一件棉毛衫湿透了,一件衬衣要湿透了,要把里面两件衣服换了,裤子也换了才能继续工作,烘热的时间从3点开始,4点汗出完。之前的病历有用养阴敛汗的,有益气固表的,有清里热的,在能想到的治疗多汗的方法几乎都用过了,特别是上次这个医生,用的固表敛汗的方法,药味用得多,药量用得大,麻*根30克。浮小麦50克,煅牡蛎50克,分心木20克,金樱子30克等等,用完后汗是不出了,但是一直热,下班了还在热,热得心烦体燥,自述不敢再吃这个止汗药。那既然止汗不行,那就发发汗,病人半信半疑,说出那么多汗,还能发汗。然后就开了三副桂枝汤发汗,嘱咐其每天只在出汗前1个半小时吃药,吃完药办公室坐一下,衣服穿厚一点,多喝点开水,温温的出一点汗,看它还热不热得起来。说来也怪,就这样每天在2点发一发汗,到了3点,它就热不起来了,每天3点的出汗也越来越少,一个星期后这个烘热就全好了。
(伤寒论)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桂枝汤在临床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方子,我平常多用于风寒感冒,荨麻疹,咳嗽等等,这些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风寒闭表,营卫不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