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铜锤案例分享
内分泌科.
杨氏家传的铜锤疗法起源于明朝末年,以十二经络,十二经筋为调理要点,巡经打筋,巡经打穴,达到经,筋,穴同调。当时医工运用药杵敲击之法,便可迅速解决*中将士感染风寒之症。杨森作为铜锤疗法的传人,他使用圆柱形的铜质工具,采用“点、按、刮、擦、打”等五种基本手法,发挥传统砭法的优势,以中医整体理论为基础,外调筋骨皮,内调脏腑气,对于疼痛性疾病,妇科乳腺等疑难杂症有一定的疗效,值得在临床运用推广。杨森·杨氏铜锤疗法传人
中医康复疗法师
中医针灸师
医院特聘指导老师
中华民间特效医术研究学会专家
自幼跟随父亲学习中医经络调理技法,后跟随道家恩师修习道家养生功法。精通家传技法杨氏铜锤疗法,火罐疗法,家传杨氏拿法,针灸,艾灸疗法,药膳食疗法等中医调养技法。适时配合营养药膳,以及中医养生功法,调理病患。
实际工作中建立了以“疗、养、修”为主的调养体系,对于各种慢性病,疑难杂症的康复有显著的效果。
擅长:特效调治,各种痛症,妇科乳腺病,强直、股骨头坏死,脏腑综合调养等疑难杂症。
医院内分泌科陈霞护士长参加杨氏铜锤学习班后,把铜锤疗法带回到医院内分泌科来,针对不同病症进行中医辩证治疗,效果显著。
01
案例介绍
患者:王老师,女,41岁。
主要情况:心悸,乏力一年余,伴寐差,畏寒。目光有神,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患者自诉长期脚底冰凉发冷,经常身体感觉发冷发僵。夏天吹不了空调,风扇也很少吹,并且需要穿着袜子盖薄被睡觉。一年四季都穿长袖衣物。
中医诊断:虚劳病(气血两虚)
舌脉象
面诊
02
辨证论治
虚劳病:多见神疲体倦,面容憔悴,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如病程较长,久虚不复,症状可逐渐加重。多种病因作用于人体,引起脏腑气血阴阳的亏虚,日久不复而成为虚劳。
治疗方案
1.打膀胱,通督脉。用铜锤捶打患者背部膀胱经,背部膀胱经多血多气,打通膀胱经后,气血通,涵养心、肝、脾、胃、胆、肾等脏腑,增强脏腑功能。背部膀胱经位于脊柱两侧肩胛骨内缘,沿肩胛内侧,夹脊旁(会大椎、陶道;经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到达腰中(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从腰中(肾俞)分出,夹脊旁,通过臀部(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进入腘窝中(殷门、委中),沿大腿外侧后边下行(浮郄、委阳),与前者会合于腘窝中(委中),从肩背部一直到腰骶部,再到下肢直至涌泉穴。
2.捶打足跟、足底、涌泉穴。在人体十二经脉中有六条经脉到达足部即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通过足部刮痧按摩治疗,可以疏通经络,解除病痛,调节和恢复人体脏腑功能,使失调、病变的脏腑功能得以重新修复和调整,进而达到康复。
患者反馈
第一次捶铜锤:捶打足太阳膀胱经过程中,病人感觉酸痒酸胀。
第二次捶铜锤:病人感觉捶完后面色红润,皮肤发红发热,全身都暖起来了,从脚心小腿到膝盖都开始发暖,全身都开始冒汗,觉得整个人都很舒服。
03
总结
病人做两次铜锤便感受到明显效果,说明疏通经络有效果。应继续疏通经络调养脏腑功能。杨氏铜锤疗法外调筋皮骨,內养脏腑气,祛寒湿扶正气,养脏腑身自愈,调阳为主,调阴为辅。得气相生,气随气强弱,不可蛮力。治疗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END~
医院内分泌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