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欢喝牛奶,特别是学生。这基本上成了每天早上的必需品,一杯牛奶一个鸡蛋。那么,长期处于这种喝牛奶,到底伤害大不大呢?
最近在网上读到一篇报道,美国一个全国性的医生团体向美国政府请愿,要求将牛奶从全美学校午餐计划中剔除。他们认为牛奶无助于塑造强壮的骨骼。真的是这样吗?牛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补钙的效果,但关键在于人体对牛奶钙质的吸收能够达到多少。
经常,从学校门口路过,或者是家里面自己做牛奶,很容易造成错误的喝法,如果不改变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
错法一:往牛奶里面加很多的糖。
很多人认为,牛奶里面不加糖不易消化。这种观念也不是错误的,加糖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但必须要适量。每ml牛奶中加入5到8克糖。加入的糖过多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弊无利。
错法二:空腹喝牛奶。
早上起来的时候,很多人要忙工作,直接去上班,手里揣着一瓶纯牛奶,边走边喝,这是许多人的一种习惯。往往这种习惯就是不好的现象。空腹喝牛奶,可能会造成腹泻,影响牛奶的吸收。牛奶本身含有乳糖,而乳糖只有在乳糖酶的分解下,才能够进行我们人体的吸收。在我们空腹的时候,肠道的乳糖酶很少,从而分解牛奶很慢,不利于我们吸收。恰恰我们大肠杆菌等细菌就会进行代谢、发酵、产酸、产气,导致人体腹泻。
错法三:高温加热或冷冻牛奶。
高温加热牛奶会造成蛋白质的沉淀,降低牛奶蛋白的营养价值。冷冻牛奶同样会让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会使脂肪分层,解冻的牛奶蛋白质和脂肪出现沉淀。有时候我们会细心的发现,从冰箱里拿出的牛奶有分层的现象。这种情况下我们常温保存避光即可,不用放冰箱。
错法四:牛奶中加入茶,咖啡,巧克力,果汁等。
很多人不喜欢牛奶中的那种气味,所以在里面加入一些合适自己的。这种方法不合理,它会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造成对人体的吸收消化等影响。
错法五:用牛奶吃药。
很多人只知道喝茶以后不能吃药,而恰恰喝牛奶也不能吃药。我们不能非常明确的知道哪种药物的吸收不会受到牛奶的影响,但大多数的药物,对牛奶的吸收不好。药物的药效降低,牛奶的吸收程度也降低。所以尽量喝牛奶的时候不吃药,或者吃药的时候不喝牛奶。
这些喝牛奶的方法,尽量不去喝,避免影响,希望有帮助到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