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女性三大恶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在我国,作为继宫颈癌之后第二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约占妇科恶性肿瘤的20%~30%。部分发达城市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已达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今天,海医院妇科专家给大家带来子宫内膜癌的科普知识。
什么是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女性子宫内膜的一种上皮性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可分为内膜样腺癌、腺癌伴鳞形细胞分化、粘液性腺癌、浆液性乳头状腺癌、透明细胞癌和鳞癌。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子宫内膜癌临床症状
1.阴道出血:这是子宫内膜癌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不规则出血、出血量时多时少。未绝经妇女可能月经量多,持续时间延长;绝经后妇女出现绝经后出血。这是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之一。
2.阴道排液:子宫内膜癌组织坏死、脱落,可引起渗液经由阴道排出,可呈米汤样混有血液,或为脓性,伴有臭味。
3.月经紊乱:约2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围绝经期妇女,40岁以下的年轻妇女仅占5%~10%。患者可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月经淋漓不尽甚至阴道大量出血。
4.疼痛:多发生在晚期病人,由于肿瘤压迫神经而造成。疼痛可发生在腰骶部、下腹部,并可向腿部放射。
5.其他:晚期患者可触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宫,可出现贫血、消瘦、发热、恶病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
子宫内膜癌和长期的雌激素刺激脱不了干系,而避开下面几点高危因素,确实可以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
1.肥胖
子宫内膜癌“嫌贫爱富”,就爱赖上富态的女性。有研究报道,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15%,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足足增加3倍。目前认为,肥胖是芳香化酶活性增加的导火索。这种酶可以促进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促进内膜增厚。而且肥胖患者往往伴有高胰岛素及高血糖状态,更是让子宫内膜处在一个长期增生的环境,增加子宫内膜恶变的可能。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的姐妹往往会因为稀发排卵而饱受不孕的困扰,而其实这异常的排卵也会将子宫内膜推向癌症的高风险。
不排卵,也就没有孕激素。子宫内膜少了孕激素的作用也就失去了周期性的剥脱现象,持续增生,因此容易发生恶变。
3.绝经晚
我国女性更年期一般发生在45-55岁之间,绝经晚可不是“青春常驻”的好事,女性生殖系统的方方面面都讲究“适龄”。当绝经年龄过大,子宫内膜将长期受到无排卵性月经周期的影响,过度增生,也就大大增加了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的风险。
4.终身未育
有研究报道,未孕女性至少比生过一个孩子的女性增加2-3倍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而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大约15%-20%的患者有不孕史。这些患者因不排卵或排卵少,导致缺乏孕激素,子宫内长期处于增生状态。
5.需要服用抗肿瘤药物的乳腺癌患者
据报道,长期服用抗肿瘤药物的乳腺癌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发生率是其他同龄人的1.7-7倍。这些患者一定得做好B超的随访,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高危人群如何提早发现内膜癌呢?
1.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
虽然子宫内膜癌无特异敏感的标志物,但一些患者会伴随有CA或CA、CA或HE4的异常。这些指标对发现疾病和监测疾病大有价值。
2.定期B超监测内膜厚度
特别是绝经后出现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子宫大小、宫腔情况、内膜厚度等,也是疾病诊断的一大利器。一般来说,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厚度超过5mm的绝经后患者,建议行子宫内膜活检,以确认病变性质。
3.必要时子宫内膜活检
子宫内膜的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金标准。诊刮术、内膜吸取术或宫腔镜检查都是获取内膜的常用手段。
内膜活检一般适用于以下病人: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的病人;无排卵性不孕症多年的患者;持续阴道排液者;子宫内膜异常增厚或宫腔赘生物者。
子宫内膜癌的诊治
1.手术:手术是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2.放疗:是治疗子宫内膜癌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放疗多合并化疗增敏,又称为放化疗。
3.化疗:化疗很少单独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多用于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如浆液性、透明细胞癌等;或是复发病例;或是具有复发高危因素的手术后患者。
4.激素治疗:对于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或早期子宫内膜样腺样腺癌患者中,符合保留生育功能的条件者,可以选择孕激素治疗,需谨记这类患者定期要行病理学检查。
如何预防子宫内膜癌?
1.均衡饮食,控制体重,女性过于肥胖容易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可能,同时通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富贵病”的发生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
2.严格掌握激素替代治疗的适应证,并合理使用,对更年期及绝经后妇女更应慎用。
3.定期体检,建议30岁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定期体检并增加妇科检查项目,如阴道超声检查,该检查为诊断子宫内膜癌最常规的检查,也是初步筛查的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