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最难的不是解决孩子问题,而是管理好家长自己的情绪,并做到始终坚持。这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舒女王Suven
成成妈跟我说:“我觉得自己要么是提早了三十年进入更年期,要么是产后抑郁了。自从我家孩子出生后,我总是各种担忧、焦虑、脾气暴躁,动不动就跟个精神病患者一样大吼大叫。想当年我可是无忧无虑,性情温柔的暖女子一枚啊。”
我说:“看你气色不错,吃喝拉撒睡也正常,有生理疾病的可能性不大。至于产后抑郁?你家娃都五岁了,真抑郁的话,你也太能扛了吧!”
不过,妈后出现这种情绪失控的现象,还真不是个例。
来看看以下情况你中了几条?
⊙照网上说法,孩子已经该说话了怎么还不开口?该走路了怎么还不迈腿?此类问题层出不穷,特想找医生咨询;
⊙孩子还没学会爬,已经在操心将来读哪所小学,面试该如何准备才能顺利录取;
⊙孩子不听话,也不知道怎么说他才听,感觉自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糟糕状况,没有储备知识可以应对;
⊙熊孩子无理取闹,撒泼耍赖,学了育儿知识,统统用不上,自家孩子好像特别“难缠”,对他无能为力;
⊙习惯性对比“别人家的孩子”,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总有那么一点不如他人,不甘心孩子“输”给别人;
⊙总觉得孩子不按自己要求做肯定会出什么事,总之先往坏的地方想,哪怕发生几率只有1%;
⊙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已经为孩子牺牲了那么多,还是养育了个与理想差距特别大的“熊孩子”;
⊙家里人都不配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所以导致孩子不好管教……
以上的情况都会导致我们出现自我怀疑、焦虑烦躁、甚至暴躁崩溃。
这属于典型的焦虑型父母。只要有一条,你都应该“治治”了。
我们都能意识到:当家长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对于孩子的管教是丝毫不起任何积极作用,反倒是有害于孩子的心智成长的。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又吼又叫的管教带来的是无效的管教和坏榜样。
所以,在给孩子积极向上的家庭教育之前,家长必需学会自我情绪的调整,也要懂得利用情绪,才能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让家庭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当然,这也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挑战。
在这里分享三个步骤,告诉你怎样成为一个懂得自我情绪管理的父母?
第一:情绪认知
我认为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我们产生焦虑等情绪的原因是什么呢?总的来说,主要集中在:对现状没能力掌控,对将来没信心面对;对自己不够自信,对孩子不够信任;期望值高于实际,欲望远大于现实;习惯性处于负能量环境,看待问题过于消极等等。
所以,我们应该从几个方面来改善焦虑情绪的源头。
首先,增加知识储备。育儿先育己,在育儿这条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学生,需要不停地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应对孩子成长过程的每个问题。无论是养育还是管教,如果胸有成竹,自然不会焦虑。
之前有个宝妈说:“孩子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动不动就大哭大闹,比如因为我帮他按电梯了,或者我帮他把杯子装了水了,不行!一定要自己来才可以。我不知道哪里做错了,会导致孩子这么无理取闹。”如果你知道你的孩子进入了秩序敏感期,并且明白这是一个特定阶段的表现,只要顺应孩子需求,合理利用这个阶段孩子不仅不会“无理取闹”还能养成很多好习惯,那就自然不会有这样的焦虑了。
当然,我们就算是育儿专家也做不到全面应对孩子的各种问题,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以及成长环境都是不一样的,学习育儿知识只是让我们拥有指引方向,更多还是需要自己留心观察,用心总结。知识储备也不是一步到位的,我们更需要知道怎样才能快速找到有效方法解决问题。
其次,应有乐观的心理预期。我们的焦虑大约40%由于过去发生的事情产生,50%为将来发生的事情而产生,只有10%是针对目前发生的状况产生的,实验证明92%的焦虑问题完全没有发生,只有8%的问题是轻而易举就能够解决的。
所以,过去的事情已然过去,未来的事情并不会%变得糟糕,而我们为什么要那么焦虑?因为我们多数的焦虑都只是因为心理预期远超过现实造成的。比如担忧孩子各种技能学得慢,是不是智商有问题;担心孩子将来读书成绩不好,找不到工作;担心孩子最近不好管教,以后就要更加失控了……担忧、焦虑对于这些事情的本质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只会让自己陷入情绪的怪圈。
在郎达·拜恩的《秘密》一书中提到人的思想就像一块磁铁,当你预期越美好,越容易把美好的事物从宇宙中吸引过来。这一说法并不是神学之说,而是非常有科学依据的心理学。
如果我们能够在育儿过程中,将我们希望发展的积极正面的预期放在孩子养育过程中的每一件小事上,不为尚未发生的事情焦虑,能够跳出情绪困扰的怪圈,拥有一个乐观、平和的心境,就是一种卓越的智慧。
再者,理解孩子的行为都是家庭教育的结果,相信孩子比我们更希望自己成长得完美。网上曾有一句话非常火:“当你的孩子惹你生气的时候,请默念:‘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随我!随我!随我!’”这话虽然看着好笑又贴切,但还真的挺有心理暗示作用。孩子从一片空白地降临到这个世上,被我们一点点影响刻画成一个有自己思想和特性的个人。所以,你对着他发脾气的时候想想:这样的结果是自己造成的,那我又要用现在这样的状态再带来孩子的另一个不好结果吗?
信任我们的孩子比起对着他质疑、责骂、吼叫的能量要强一万倍。如果你还能回忆起自己年幼的时候,被父母信任和肯定的温暖力量,或者是被父母责骂和否认的痛苦打击,那你一定能够理解得了为什么要信任你的孩子。
第二:情绪应对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即将发生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暂停。
有几种方法可以借鉴一下:网上推荐最多的是离开孩子面前(当然切记千万别把孩子一个人单独留在公共场合),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一种是自我提醒法:比如在手上系着橡皮筋,想发火的时候弹一下自己,提醒自己停止下来;还有一种是想象法:想象目前正在招惹你生气的孩子突然长大到成人了,正在跟你一起回忆这个画面,眼前让你生气的画面变成了一个搞笑的回忆;而我则会拿起相机把他此刻让我想要发火的一面拍下来,一个是留给他以后看看曾经干过的“坏事”,一是让我从镜头中找到他“可恶”却又可爱的一面。
第二步我们可以做的是情境改变。当你和孩子之间即将上升一场战火的时候,可以一起立刻中止进行中的情境,或者转移到另一个环境中去,与刚才的情境彻底脱离,使双方的注意力都转移到新的情境中去,可以快速地平复我们的情绪。
更重要的是父母应该就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做好“预演未来”,检视可能发生问题的环境,提早做好准备,避免发生问题。
比如说:微商妈妈在家打开电脑工作,不可避免地孩子总是想玩电脑。于是你无数遍地跟孩子说:“电脑是用来工作的,孩子不可以玩。”可你能否想想孩子为什么要听话?为什么你对着电脑“玩”得很开心,正处于超强好奇心时期的孩子却能够克制住自己不去一探究竟?
正确的做法并不是让孩子别去玩,而是工作过程中,有重要文件不能被碰的电脑就应该放在孩子完全够不着的地方。如果不工作了,做好文件保管,可以给孩子简单得了解一下你是怎么用电脑工作的。同样的是家里危险物品,你跟孩子强调一万遍不要去碰,不如你把物品都收拾好,避免可能发生的问题更有效。
第三:情绪调整
情绪是人的感官体会反馈出来的产物,不可避免。过度地压抑也不是情绪管理的正确处理方式。所以要学会正确宣泄自己的情绪。
我们在育儿过程中进行情绪管理,目的是为了避免造成对孩子的伤害,以及形成无效甚至有害的管教。所以情绪宣泄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遵循上面的情绪管理方法,避开与孩子的直面对峙。推荐以下几个做法:
放松: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可以听音乐、看电影,我会选择画画、运动,只要让自己的身心健康起来的方式,都是值得推崇的做法。
倾诉:可以将自己情绪与“战友”互诉,“战友”指的是我们拥有统一诉求,一致育儿观的统一战线好友,也许是自己的另一半,也许是自己的闺蜜。倾述可以让我们的很多情绪得到缓释,放空的心灵才能得到放松的脑袋,以容纳更多的正能量。
教育:我们可以跟孩子直面“情绪”。待自己和孩子的情绪都稳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温和的眼光、轻柔的语调、关爱的表情,明确地跟孩子说:“刚才你这样做,妈妈感到很不开心。你知道为什么吗?……”这么做的好处有:可以通过平静地表述来宣泄情绪;可以跟孩子心平气和地有效解决存在问题;可以让孩子懂得妈妈也是有情绪的,但是妈妈是这样管理情绪的。
情绪管理不像解决孩子的一个管教问题那么简单。它是需要我们投入精力,下定决心,长期坚持的一门学科。也许这门学科很难到达毕业的那天,但是只要我们意识到问题存在,并致力于不断学习和实践上,只要取得一点点的成绩,都会让我们的亲子关系亲密一大段。
愿我们都能做到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感同身受,抛弃焦虑,孩子一定会反馈给我们意想不到美好形象。
编后语
这篇文章想写很久,然后也是写了有史以来的最长时间,篇幅有点长。因为算是做足了功课,自学了很多内容,并且结合我的实践经验进行思考总结之后,才开始动笔的。希望给你们带来一定的帮助。
当然,育儿不是一门可以照本宣科的学科,是一个非常有个性化的学科。任何的育儿知识一定是要结合自身实践和反复验证之后,才能得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所以,希望大家在育儿育己的路上,多看多学,多反思,成就更好的自己,养育更优秀的孩子。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舒女王Suven)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