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血压人口高达2.7亿,防控好高血压能够大大减少脑卒中,心梗等疾病的几率,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需要服用药物控制血压,因此了解这类药物的基础知识非常必要,今天李药师就来为大家介绍下常用的降压药物及其作用机理。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身体的其他健康情况也不同,因此目前有多种作用机理的药物应用于高血压的控制。
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共有5大类,几十种,根据不同的高血压情况,可以这么说,总有一种适合您,下面就分别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1.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I):这一类药物通过多种机制达到降压效果,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使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分泌以及血管加压素分泌减少,这些物质的减少,都能够使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水钠排出增加,血容量减少,从而降低血压。除此之外ACEI类药物还有阻止缓激肽水解的作用,这个作用可以使血管缓激肽浓度增高,前列腺素分泌增多,前列腺素能够有效的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ACEI一般名字中都带有“普利”两个字,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赖诺普利等,都属于这一类。此类药物除了能够降血压,对肾脏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特别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或高血压肾损害的患者服用,也是心衰病人常用的血压控制药。
2.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剂(ARB):这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与ACEI相似,都是一直血管紧张素的分泌而达到降压效果,就不多说了,主要的优势在于,这类药物没有ACEI类药物具有的引起干咳的副作用,对于服用普利类药物引起干咳不能耐受的朋友,可以考虑更换ARB。有人说ARB比ACEI更好,其实并不能完全这么说,ACEI阻止缓激肽水解,诱导生产前列腺素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又是ARB类药物所欠缺的。
ARB药物一般带有“沙坦”两个字,缬沙坦、氯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都属于该类药物,对于高血压伴有糖尿病、左心室肥厚、房颤、颈动脉内膜硬化等情况的患者适用。
3.β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的降压机制主要是减少心排血量,机体产生适应性反应,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同时阻断β受体,减少交感神经纤维的神经传导,同时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
这里药物通常都带有“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都属于该类药物,该类药物适用于合并心绞痛、心梗、心衰的高血压患者。
4.钙离子拮抗剂(CCB):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阻止钙离子从细胞外到细胞内的转运,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从而降低心肌细胞收缩力,还可以降低窦房结的兴奋性和房室结的传导性,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另外CCB类药物还有强大的扩张小动脉血管作用。
这类药物多带有“地平”,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是最常见的两个药物,另外还有维拉帕米,地尔硫卓也属于CCB类药物,这类药物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的患者,对于心绞痛也有缓解和治疗作用,长期应用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5.利尿剂:这类药物主要的作用是直接作用于肾脏,通过利尿排钠,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因此该类药物减压效果平稳、缓慢,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作用持久。
该类药物对于轻中度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以及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高血压都有较好的效果,根据分类有“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袢利尿剂如呋塞米等,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