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其药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功效。
历代医家对桂枝的功效与主治有许多论述,《用药心法》谓:“桂枝气味俱轻,故能上行发散于表”。《本草再新》谓:“治手足发冷作麻、筋抽疼痛,并外感寒凉等症”。
《本草衍义补遗》谓:“仲景治表用桂枝,非表有虚以桂补之;卫有风邪,故病自汗,以桂枝发其邪,卫和则表密汗自止,非桂枝能收汗而治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味厚则泄,气厚则发热,辛以散结,甘可补虚。故能调和腠理,下气散逆,止痛除烦,此其用也。盖其用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痰,曰补中。其功之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
桂枝为经药之首,张仲景方凡二百余,用桂枝者七十余,这充分说明了桂枝之重要。
张仲景受到历代医家重视,后世对其有深刻的研究和精辟的论述,仲圣之用桂枝,不外四端:
解表祛邪,调和营卫,降逆(气逆、水逆、火逆、血逆诸逆皆可),止痛(内外皆可,肢痛腹痛)。
解表祛邪
常配伍麻黄,如麻黄汤、葛根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大青龙汤等;
调和营卫
表阴证常配伍甘草,如桂枝甘草汤、半夏散及汤等;
表阳证常配伍麻黄或葛根,如麻黄汤、葛根汤等;卫强营弱或营卫俱弱常配伍芍药,如桂枝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等。
降逆
降气逆常配伍枳实,如桂枝生姜枳实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厚朴七物汤等;
降水逆常配伍茯苓,如五苓散、苓桂术甘汤、苓桂味甘汤、苓桂枣甘汤、茯苓甘草汤等;
降火逆常配伍芍药、龙骨、牡蛎,如火逆而津液不足常配伍芍药,如小建中汤、炙甘草汤、栝楼桂枝汤等;如火逆而津液不固常配伍龙骨、牡蛎,如桂甘龙牡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
降血逆常配伍大黄,如桃核承气汤、桂枝加大黄汤等;
止痛
止身体痛常配伍附子、乌头,如配伍附子见于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加附子汤等;配伍乌头见于乌头桂枝汤等;
止腹痛常配伍芍药、饴糖,如配伍芍药见于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等;如配伍饴糖见于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等。
桂枝配伍
桂枝加桃仁:代表方桃核承气汤,通络行瘀。
桂枝加茯苓、白术:功能通阳利水,代表方是五苓散,五苓散治疗脾虚水饮。
桂枝加龙骨、牡蛎:自觉心慌怔忡不安,心中惕惕然,好像叉手自冒心,或如人将捕之,心中有种恐惧感,用桂甘龙牡汤加减有一定疗效。部分更年期综合征伴上述症状者,可用二仙汤加桂甘龙牡汤一起用。
其中肝肾阴虚为主者,加地骨皮、炙鳖甲,仙茅、仙灵脾可以少用或不用,汗出多的用煅龙牡。阴阳两虚者知柏地黄丸、二仙汤同用。仲景还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相类方,张仲景用治疗太阳病中的坏证、变证。
桂枝加人参:功能补气温阳解表,《伤寒论》原治发热下利,表里不解者,病机属脾虚兼表证,属表里同治。用桂枝、甘草、白术、人参、干姜,表现有太阳表证,同时有脾虚的腹泻,或者是食欲不振。
桂枝加大黄:《伤寒论·太阴病篇》:“太阳病,医反下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桂枝汤证未去,同时伴有“大实痛者”,里有腑气不行,所以用桂枝汤解表,再加生大黄通大便,属于表虚里实证。
桂枝加干姜:功能振奋中阳,代表方是桂枝人参汤。《伤寒论》:“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加薤白头:功效通阳散寒,代表方是枳实薤白桂枝汤。此方《金匮要略》中治疗胸痹阴寒痰浊偏盛,心中痞闷,胁下逆抢心,用枳实、厚朴、薤白头、桂枝、瓜蒌。
桂枝加当归:功能散寒通脉,代表方当归四逆汤。此方主治寒凝经脉,手足厥寒者。
桂枝加黄连:功能清上温下,和胃降逆,代表方黄连汤。此方主治上热下寒,腹中冷痛,欲呕吐
桂枝的禁忌
一般来说,阳盛气浮,里有火热者不能用。《伤寒论》:“桂枝下咽,阳盛立毙”。另外,湿热证一般不用,“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
肠燥津枯者不用,桂枝附子汤“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则去桂。
《药性集要便读》:“舌绛、神昏、发斑、鼻衄、血热症皆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