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国年新增乳腺癌患者42万人预防乳腺癌应 [复制链接]

1#

今天(15日)起至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数据,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肿瘤,中国每年大约新增乳腺癌患者42万人,而且近年来年发病率每年递增3%到4%。

我国年新增乳腺癌患者42万人

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年龄的高峰在45岁—55岁,早于西方国家的55岁—59岁,发病更年轻也意味着对自身、对家庭包括对社会造成的负担更重。造成我国乳腺癌发病增速快、年轻化的原因除了遗传基因和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来自压力和情绪。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兵河:高强度的工作,又缺乏运动,可能会造成体内的内分泌紊乱。内分泌紊乱以后就可以影响激素的代谢,所以导致一个乳房过度的增生,然后最后导致乳腺癌。另外一个高度紧张的压力,压力增加可以引起免疫系统的异常,所以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也可能导致这个乳腺癌的发生。

对于乳腺癌的预防,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通过调整日常生活方式,重视疾病的筛查工作,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疾病的患病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在去年发起了全球应对乳腺癌倡议,预计到年,每年将乳腺癌死亡率降低2.5%,这将挽救全球万人的生命。

我国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超80%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近年来我国乳腺癌治疗水平显著提高,但地区和机构之间不平衡的矛盾突出,未来将以乳腺癌这一病种为切入点,探索规范化治疗和同质化服务的普及,探索适合肿瘤专科发展的新模式。

目前我国乳腺癌患者总体的5年生存率已超过80%,北京、上海、医院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甚至达到了90%以上,和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一致。

而在三四年前,我国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50%到60%,这样跨越式的提高主要是在传统意义上的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外,内分泌治疗等不断创新的药物治疗方法有效阻断了乳腺癌的转移复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兵河:乳腺癌病人死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比如肺转移、肝转移和脑转移,其他部位的转移导致死亡,所以药物治疗可以减少这种死亡。一部分内分泌治疗药物可以抑制雌激素跟乳腺癌细胞的结合,可以阻断肿瘤的信号传导途径,导致细胞的死亡。另外就是还有一些药可以减少雌激素的合成,因为我们过度雌激素的分泌都是可以导致乳腺癌的,可能乳腺癌随着这种治疗的进步,它的疗效会越来越好。

为了提高更多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打破水平不平衡带来的差异,国家卫健委等单位发布了一系列乳腺癌诊疗指南和考核指标,通过监测和分析国家抗肿瘤药医院的乳腺癌用药情况,促进全国乳腺癌诊疗的同质化和规范化。

专家提示:乳房发生这些改变要警惕

专家表示,乳腺癌作为一种体表肿瘤,其实是在癌症中比较容易早期发现的,而且早发现早治疗能够极大提高治疗效果。那么,当你的身体出现了什么症状后,就要警惕起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兵河:第一个就是你发现乳房有皮肤改变,皮肤的凹陷,局部凹进去一块,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里头可能有肿块,可能把它牵拉进去了。还有橘皮一样的改变,橘皮改变就是橘子皮坑坑洼洼的不平,这个要警惕。另外一个乳头有血性的液,就是流出血性的液体要警惕。还有就是你自己摸到乳房有肿块,这个也是个早期的信号。还有摸到腋窝有肿块,这都是一些早期的信号,医院去就诊。

另外,专家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每年做1次乳腺X线检查;7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预防乳腺癌应该这样做

在《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中列举了肥胖、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已经研究明确的危险因素,要在生活中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女性应该这样做。

控制体重:肥胖是诱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要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应包括各种蔬菜、富含纤维的豆类、各种颜色的水果和全谷物。避免或限制红肉及加工肉类、含糖饮料、高度加工食品和精制粮食制品,保持身体在合适的体重范围内。

避免吸烟和饮酒:吸烟会引起多种癌变,乳腺癌也不例外。饮酒对于女性来说,其危害要比男性大得多,饮酒者乳腺癌危险性比不饮酒者增高45%以上。

适量体育锻炼:研究证据发现,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比如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大约30—60分钟。

不滥用外源性的激素:长期使用含有雌激素的化妆品,长期服用避孕药,更年期的女性用雌激素替代,都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提倡适龄婚育:不做人工流产,提倡母乳喂养,晚婚晚育、流产都是诱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了解家族病史:在所有的乳腺癌病例中,15%的患者有家族病史。如果你的直系亲属中有一位曾患过乳腺癌,那么你患病的概率会是一般人的两倍,而如果你的直系亲属中有两位曾经患病,那么你得乳腺癌的概率是别人的5倍。这类高危女性更应采取加强筛查、预防性药物等措施,降低乳腺癌风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