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谈谈老年人补钙的新方法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

对老年人补钙的新认识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诊断标准是骨密度T值-1.0为正常。正常值参考范围在-1至+1之间。当T值低于-2.5时为不正常。当T值低于-2.5时为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现状骨质疏松发病率被列为全球常见、多发病第七位。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0月20日——“国际骨质疏松日”。中国骨质疏松患者1亿。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为56%。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和表现1、疼痛医学研究证明:当骨量丢失12%时,疼痛才会发生。2、变矮每个椎体压缩2毫米,身长平均就会缩短3-6厘米,严重者可变矮20厘米。3、驼背椎体前端为骨松质,受压变成楔状致使脊柱前倾、后背弯曲、形成驼背。4、骨折当骨量丢失20%时是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骨折,骨折发生率占骨质疏松的30%左右,股骨颈骨折是人生最后的骨折。骨质增生、骨关节病、骨刺。认识胶原蛋白的重要性、关键性胶原蛋白构成了骨骼的“钢筋框架”,骨胶原还是关节软骨的主要成分,骨胶原决定骨的韧性和弹性。(在骨骼中胶原蛋白是钙的粘合剂,它可以锁住钙,并阻断钙的流失)

美国科学家历时7年对近4万名50岁以上的健康妇女调查研究,盲目补钙误区结果显示:1、仅有极少数人在持续服用钙片及维生素D后,骨密度有所增加。2、单一补钙并不能减少老年人发生骨折的风险?

对补钙的新认识:美国科学家历时7年追踪调查了将近4万名50岁以上的健康妇女的研究结果是:发现99%的人白吃了服用的钙片及维生素D!其实,服用钙片及维生素D对治疗骨质疏松不但作用甚微,而且还有潜在隐患。一是仅有1%的人在持续服用钙片及维生素D后,骨密度有所增加。二是服用钙片不但不能降低直肠癌发病率,如果过分补钙的话,甚至会导致泌尿系统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异位钙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人们对于补钙的认识也不断深化。50~60年代医学上提倡补钙;70~80年代认识到维生素D3利于钙的吸收,于是就提倡晒太阳和补充D3。直到现在才弄明白:人体主要不是缺钙而是特别需要补充胶原蛋白来吸附和固定钙。对补钙而言,钙质的补充不是第一位的,最根本的是胶原蛋白的补充,它能吸附钙,固定钙。

胶原蛋白与补钙的关系

1、胶原蛋白是钙的粘合剂,所以最科学的方法是钙与胶原蛋白同时补充。只有这样,钙才能在胶原蛋白的黏合下,沉积在骨骼中,增强骨的韧性、硬度。只有摄取足够的胶原蛋白,人体对钙才能够有正常的吸收和利用。

2、单纯补钙,不补胶原蛋白,弊端重重。(1)钙不能被吸收、沉积在骨骼中,补充的钙质白白流失掉了;(2)骨骼的韧性减弱,脆性增强,更易造成骨折;(3)未被吸收的钙质如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在体内积累很容易造成胆结石等疾病,反而影响身体健康。

3、合理饮食,适时补充优质胶原蛋白: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到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例如牛蹄筋、猪蹄、鸡翅、鸡皮、鱼皮及软骨等食品,经常食用这些食品,对于吸收和补充胶原蛋白有帮助,但是,进食的量太有限,而人体每天需要补充3-4克的高纯度活性胶原蛋白才能满足骨与关节的需要。这单纯靠日常食物补充是达不到的。

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和保健的新认识

1、要对症下约:先做骨密度检查,当T值低于-2.5时为骨质疏松,易造成骨折。2、不要单纯补钙:单一补钙,问题多,容易进入盲目补钙误区,造成不必要的后遗症,如(会带来骨质增生、动脉硬化、肾结石等问题。)3、补钙更要补充胶原蛋白:(1)胶原蛋白是钙的粘合剂,人体特别需要补充胶原蛋白来吸附和固定钙,才能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钙和胶原蛋白同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骨质疏松的问题(2)只有补充充足的胶原蛋白,增强骨的韧性、硬度,才能防止骨折。(3)胶原蛋白占软骨的30%,占骨骼的1/3,无论是骨关节疾病,还是骨质疏松都离不开胶原蛋白,他被称之“骨中骨”,补充胶原蛋白尤其重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